日前平安银行发布一条讯息,自己银行的客户信用卡逾期后,找黑中介恶意投诉银行。已被银行报警,并且抓捕归案。
具体内容如下:
不带这么玩儿的,还来恶意投诉,安安就要报警了。
客户邹先生投诉称,因疫情影响公司停发工资,造成他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出现4次信用卡逾期,要求我们帮他维护人行征信。
核查发现,客户投诉前,修改过银行预留电话。比对了新旧手机号的投诉录音,发现声音不一致,疑似他人代投诉。我们联系了客户,告知委托黑中介容易引发信息泄露和财产安全损失,建议他主动配合银行提供黑中介信息。客户仍坚持表示无法提供。
小伙伴主动联系当地监管局沟通汇报情况。根据多方沟通和评估,我们请客户提供申请材料,待核实材料真实性后再向人行申请。
下午,小伙伴到客户提供证明的公司核实材料真实性,结果发现材料均为伪造,该公司表示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小伙伴赶紧报警 ,在警方要求下,客户将“委托人”约到我行,警方将两人带走。安安目前得知的是,客户的4000元中介费已被追回。由于“委托人”涉及伪造公章、收取费用等,警方已受理。
安安再次强调,不要相信那些给钱就可以帮忙维护征信的黑产中介。同时,也请那些黑中介们收手!安安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部分持卡人收入受到影响,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降低。今年2月,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征信上予以宽限。
但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这一群体的判定规则、所需材料要求有所不同,部分客户借机恶意拖欠信用卡,以期获得延期还款、减免利息、停息挂账等优待,同时还催生了各类灰色中介。
部分灰色中介以“个人债务重组”为幌子,将投诉作为协商的核心手段,在获取客户信息后,批量代写投诉信并邮寄至监管部门投诉,凭借虚假材料等为客户索取减免幅度更大、分期时间更长的还款方案。
据各家银行反馈,“反催收联盟”已经形成一条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的产业链。在百度搜索“反催收联盟”,结果多达数十万余条。铺天盖地的反催收广告、迅速集结的反催收组织不仅阻碍银行正常开展催收工作,而且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
中介们所谓的“技术”手段
(1)伪造材料,假装弱势群体申请减免费息
银行针对困难人群通常会推出延期还款、减免费息之类的政策,“反催收联盟”利用银行政策,与债务人串通,伪造村(居)民委员会开具的经济困难证明材料或医院开具的身患重病的证明材料,以此在与银行的协商中获得更多的筹码。
近年来,各家银行均出现不同债务人证明材料内容雷同,甚至连错别字都是一样的情况。经实地调查发现,有的债务人提供的所谓经济困难、身患重病的证明以及证明材料上加盖的公章都是伪造的。
(2)恶意投诉向银行施加压力
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监管机构开通“投诉”渠道,在银行与持卡人之间搭建平等沟通的平台。这一原本促进持卡人和银行沟通的便捷途径,却被“反催收联盟”利用。
“反催收联盟”指导债务人致电银保监会投诉维权热线或各地区的银保监局投诉专线进行恶意投诉,甚至歪曲事实诬告银行、要挟银行,以达到免除利息或延期还款的目的。
(3)诱导催收员违规,敲诈银行